钢铁人的“致真”——《钢的物理冶金——思考、方法和实践》出版心得

《钢的物理冶金——思考、方法和实践》一书的出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知道作者江苏大学霍向东和华南理工大学李烈军两位教授在海工钢方面做了些工作,准备在这方面向他们约稿,结果是得到了这本全面介绍钢的物理冶金的著作,或者说是教材吧;说必然,是因为两位作者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积淀了更多的思考,有强烈的表达意愿。那么,钢的物理冶金与“致真”有什么关系,能够让作者思考与表达呢?

 

已故的柯俊院士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创立了中国首个金属物理专业。霍向东教授是金物89级的,后来又在柳得橹教授(柯俊先生的学生)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济钢、珠钢、江苏大学工作过。我与霍向东真正深入交往,是在2016年6月23日柯俊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之后。此前和他讨论过《中国科学报》上介绍李烈军从珠钢到华南理工大学转型的文章《李烈军:知行合一接地气 致真立人勇登攀》。我深深地感受到,柯先生的创新精神和立人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知行合一”的人生历程和“致真立人”的崇高境界,对霍向东和李烈军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他们认为,柯先生是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家的代表,他的一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霍向东和李烈军结合时代精神,把“真”作为“知行合一”的落脚点,认为每个人都应成为“知的践行者,行的思考者”,身体力行。他们科研与教学也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于是,时代和职业的责任感、成长经历的感悟,以及科研与教学的需要,形成了他们的表达意愿。

 

中国古代已有发达的冶金技术,但现代钢铁工业却起源于西方。书中用冶金的理论阐释冶金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炒钢”就是“降碳”,“灌钢”就是“渗碳”,而“百炼钢”已经具有物理冶金思想的萌芽。缺乏探索本质的“致真”精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我们由领先到落后的原因。而新中国钢铁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是一代代钢铁人为解决“李约瑟难题”书写的答卷。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从事先进钢铁材料研发的实例。例如对“钛微合金高强钢”的研究从2004年起,在缺乏基金项目支持等不利条件下,作者采用Gleeble热模拟,创造性地提出了“等温压缩”测试屈服应力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等温相变动力学和等温析出动力学的研究,正在逐步揭示纳米碳化物相间析出和弥散析出的规律。这是作者对“致真”精神的践行。

 

钢铁生产中的物理冶金学问题就是工艺、组织和性能的关系问题,对组织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各种表象背后的机理,并推动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材料的发展。我们为这部著作设计了简洁的三角形图案作为封面底图,直观地反映了这种思想。感觉这个封面设计是我们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致真”。

 

2018年春节前夕,霍向东来北京出差,我们在“里九外七”小聚,顺便给他《钢的物理冶金》样书。我在新书扉页上引用了霍老师的诗句“相交都是一生友,再见莫非几世缘”。

 

得知饭店在通惠河畔,通惠河与大运河相连,连接着北京和镇江,霍老师很高兴。加上“惠”字从心,符合他出书的本意。霍老师即兴写下了诗句:

 

闹市重逢幽处寻,通惠河畔地安门。

绿竹窗外松苍翠,本色如人冬复春。

 

此后,霍向东告诉我,他在把《钢的物理冶金》一书作为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注重把家国情怀、科学家的精神、对钢铁事业的热爱融入教学环节,尤其重点讲述“世纪巨匠 一代宗师”柯俊先生的生平事迹、奋斗故事、创新精神、立人情怀。对此,我赠送给霍向东《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我的编辑样书。2020年6月,他的课程整体入选“江苏大学课程育人示范教学设计暨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的优秀案例。

 

霍向东坦言,他对“真”的体悟离不开从事钢铁的科研和实践。钢铁生产除氧脱碳、去除杂质,最终得到纯净的品质、优良的性能,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真”是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做,在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跨越的伟大进程中,更需要新时代的钢铁人发扬“致真”精神,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积极进取。钢铁人对“致真”的体会颇为深刻。

创建时间:2021-06-03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全民阅读专栏    钢铁人的“致真”——《钢的物理冶金——思考、方法和实践》出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