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社市场观察 春节贺岁版

 

 

 

 

 

2022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回顾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1.02万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大环境下,经济增长得以保证,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十足。

2022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简述如下:

 

 
 

(一)

粗钢产量同比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13亿吨,同比下降2224.3万吨,降幅2.1%。在粗钢产量于2020年历史性地突破10亿吨后,粗钢产量已连续两年下降,预计2023年粗钢产量将跌破10亿吨,未来粗钢产量也恐难再次站上10亿吨关口。

 

 

(二)

铁矿石进口量价齐跌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1.07亿吨,同比减少1.5%,进口均价为每吨767.8元,同比下跌26.8%。2022年10月底,62%进口铁矿石跌至79.38美元/吨后,迅速反弹升至去年年底的117.4美元/吨,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进口铁矿石价格明显错配,凸显了市场的炒作嫌疑。

 

 

(三)

钢材进出口走势分化

 

2022年,我国钢材出口数量微涨,进口钢材数量明显下降。据海关统计快讯数据,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钢材1056.6万吨,同比下降25.9%;累计出口钢材6732.3万吨,同比上升0.9%。按2022年12月钢材进出口均价计算,全年钢材进出口贸易顺差额为736.24亿美元。随着近期钢铁产品税则号调整,钢材产品间分类施策逐渐完善,未来我国出口钢材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均会提高。

 

 

(四)

行业盈利大幅下跌

 
2022年,钢铁行业利润水平呈现出“前高中低尾部扭转”的运行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利润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229.2亿元,同比下降94.5%。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数据,2022年12月末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3.25点,较2021年底下跌18.44点。

 

 

2023年钢铁行业运行展望

 

2023年是我国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首要任务是扩大国内需求,GDP增长率有望回调至5%。对于全行业来说,高质量发展仍然是今后的主旋律。结合近日工信部召开的全国工业化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建议2023年钢铁行业工作朝着如下几个方向展开:

 

 

(一)

以产线贡献率为核心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十三五”期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以解决。近年来,由市场化决定产量的思维也在全行业达成共识。当前的核心问题是,产品结构不能随下游行业需求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中低档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残酷,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中高端产品有需求,但竞争力有待提升。

行业和企业要以产线贡献率和品种贡献比为核心指标,以此为依据迅速开展产品结构调整:不挣钱的产线要坚决关停和退出,不论其装备先进与否;对外要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和下游市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市场开拓速度,特别是针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等需求的高品质钢材;对内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部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坚持“让企业去适应市场”的信念。

 

未来建筑用钢生产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一是企业要抓住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和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契机,努力在该领域寻找新的用钢增长点;二是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400系、500系甚至600系建筑用钢,同时加大建筑用耐蚀、耐候、耐低温、抗震钢材的研发力度及应用覆盖面,从而提高下游产品的使用寿命与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开拓新的用钢领域,如将企业从生产建筑钢材转到生产制造业用钢的道路上来;四是加强行业治理水平,积极借鉴水泥行业规范发展的成功经验;五是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将资金、技术和装备带到需要的国家。

 

对于非建筑用钢企业,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仍是要持续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均质性,重点突破“卡脖子”品种钢材,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能源石化领域高密封性能特殊螺纹油套管用钢、符合汽车行业轻量化趋势的高强度汽车板、耐海洋环境腐蚀的海洋工程用钢、先进制造基础件用钢、高端航空航天用不锈钢、长寿命工程机械用钢等品种尚需突破。

 

 

(二)

“多元化”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低一直制约着我国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钢铁企业可采取“多元化”思路,对企业间资源进行整合、聚合、融合。一是重组方式“多元化”,如采取直接控股、参股以及多家企业联合重组;二是重组业务“多元化”,可采取同行业横向并购重组,如四川冶控集团整合省内电炉钢冶炼资源,以及针对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并购重组,如钢铁企业收购上游煤矿、铁矿等。三是重组性质“多元化”,如国企间重组整合、国企与民企混改、民企与民企之间兼并重组、外资参与收购等。四是重组地域多元化,逐步从地区内兼并重组过渡到跨地区重组等。兼并重组最终不仅是促使产业集中,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做强做优,竞争力不断提高。

 

 

(三)

科学稳妥组织推进超低排放改造

 

目前共有40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涉及产能约2.17亿吨。为到2025年底前,钢铁行业完成80%的产能超低排放改造目标奠定基础。但也要注意到如下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保护环境和经营绩效并重;另一方面要避免在超低排放的基础上盲目推行“超超低”排放改造。待改造完成后,如何在干净的厂房里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需要思考。

 

 

(四)

把追求极致能效作为低碳发展第一要务

 

追求极致能效意味着低成本和低碳排放量。要实现该目标,首先要实现冶炼装备大型化,以产能置换为契机,更新迭代大容积冶炼装备;其次是打造低碳冶金新工艺,如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促进短流程炼钢健康发展等;第三是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冶炼过程中使用清洁电力、洁净型煤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

 

 

(五)

以国际化推动和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

 

作为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的中心,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钢铁人应胸怀天下,打造世界冶金科技创新和冶金知识交流的中心,推动和改善世界钢铁治理。

 

 

供稿|信息咨询部

 

 

 

创建时间:2023-01-24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市场观察    冶金社市场观察 春节贺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