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论坛暨《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全套首发仪式举行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论坛暨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
全套首发仪式举行

 

近日,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和东北大学主办的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论坛暨《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全套首发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论坛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专家总结分享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向全行业推介钢铁关键共性技术。论坛在冶金工业出版社和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设线下会场。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致辞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嘉宾出席此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全套首发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熊晓梅表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以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两所冶金特色高校为“双核”组建运行的,东北大学负责绿色化工艺与装备研发平台。中心汇聚多学科多专业的研究团队,形成了选矿、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及短流程工艺、智能化等6个研发团队;通过集聚创新要素,加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开展协同攻关等,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协同创新中心与冶金工业出版社合作,编纂出版《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把取得的一系列流程工艺、关键技术、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技术、理论创新固化为了知识创新成果,这是协同创新中心同冶金工业出版社联合推动科技创新向知识创新转化的重要实践和成果结晶。希望双方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充分利用融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共同将各类创新成果逐步转化为符合时代特征、适应新时代育人育才需要的教材或科普读物,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与会嘉宾共同为《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全套首发揭幕

在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从国家战略、三个面向、资源汇聚、产学研用创新链、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国际化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东北大学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工作,践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朱苗勇教授、张殿华教授分别围绕高端装备用特殊钢电渣重熔技术与装备的协同创新、微合金钢高效连铸理论与关键技术、板带钢生产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统的架构与实践为主题作大会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在总结讲话指出,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坚持协同创新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反哺育人的创新模式,加速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丛书》是新工科技术的凝练,新冶金技术的缩影。《丛书》的发布将引领高等教育教材的重大变革,为我国钢铁行业传播科学知识、增进学术交流、提升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丛书》

 

 

据悉,《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丛书》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国栋院士担任主编,业内多位院士担任顾问,联合钢铁行业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丛书共23个分册,面向钢铁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需求,围绕国家钢铁行业重大需求,着力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产品性能问题,凝练出涵盖选矿—冶炼—热轧—冷轧—产品—服务整个钢铁制造全流程关键共性技术,提出具有国际原创性工艺思想和生产装备。

丛书内容涉及的研究成果所获奖项有: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0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8 项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4 项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2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机械类、矿类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或三等奖,17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二等奖,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奖,以及数十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基金项目等的研究成果。

这些重大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成果及时总结成书籍,并使之在工业生产中传播与应用,对钢铁行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快速实现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实现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早日把我国钢铁工业建设成为世界先进的钢铁工业集群。

 

 

 
 
来源|人民网
责编|王斯文  汤龙
http://ln.people.com.cn/n2/2022/0511/c400024-35263036.html

 

 

创建时间:2022-06-22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要闻动态    人民网: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论坛暨《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全套首发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