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 一部优秀的教材

 

1645866337-1_w《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于1991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首次出版,后经三次修订再版,第4版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

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20余所大学及部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专业课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使用,得到了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也给予该书良好评价。该书市场需求量大,多次重印,累计发行53000余册。

因编写质量好,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荣誉,如1997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优秀教材”;“九五”期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18年,第3版荣获全国冶金类优秀教材奖(本科院校组)一等奖。

该书第4版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吴胜利教授、王筱留教授担任主编,张建良教授担任副主编。全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钢铁工业中的炼铁生产工艺概要,铁矿粉造块工艺原理及烧结、球团工艺技术,煤焦化工艺原理及炼焦技术,高炉内还原、造渣、燃料燃烧及气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高炉内的传输现象及应用实例,高炉内能量利用及工艺计算原理和实例,高炉高效低碳生产工艺技术;概述了非高炉炼铁工艺及炼铁工艺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书中各章均有本章提要、小结以及习题和思考题,并指出了各章需要读者掌握的重点。为引导读者深入学习,各章还列出了参考文献和建议阅读书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内容系统、精练、科学严谨。本书按照冶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系统阐述炼铁基础理论、炼铁生产相关工序的工艺特点及其技术。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了授课时间因素,物理化学、冶金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 钢铁冶金原理)和传输原理等内容已在有关课程中讲授,本书不再重复,只着重于这些内容在炼铁中的应用;炼铁设备结构和工艺操作的内容在有关课程和生产实习中讲述,本书也不再赘述。本书在详细介绍炼铁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同时,融入了国内外炼铁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最新研究进展,理论讲述透彻,概念清晰,引用插图、数据资料准确。

(2)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根据炼铁技术及炼铁生产相关工序的发展变化,本书不断更新内容,与时俱进。比如,第4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所做的更新和修改包括: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和风口大量喷煤,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程度增大,使得炼焦工序在炼铁生产中的作用凸显,为此第4版增加了第3章“煤焦化技术及高炉焦炭质量”;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已开始应用于钢铁生产过程,钢铁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重视,炼铁“降本增效”的经济性理念高度强化,因此,大幅修订了第9章“炼铁工艺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第4版补充了炼铁专业领域理论研究的进展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更新了部分生产技术资料,删减了部分章节的内容,例如,在第2章增加了“国内外烧结新工艺、新技术” “国内外球团新工艺、新技术”“高炉炉料结构优化技术”等内容,在第4章增加了“炉渣的镁铝比控制”“碳饱和度对铁水的影响”等内容,在第6章增加了“高反应性焦炭实例”内容;在第7七章增加了“高炉接受高煤比条件”“氧气高炉”“低硅生铁冶炼技术”“高炉长寿技术”等相关内容,第8章增加了“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等内容。

(3)例子丰富、计算详细。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知识,本书设置了丰富的例子,比如书中详细讲述了流体力学现象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实例、传输现象在高炉冶炼中的应用实例、生产高炉计算举例、设计高炉计算举例等。本书较多地应用数学计算来讲述冶金过程化学反应、能量利用和工艺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适应炼铁技术的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学”课程于2009年被授予北京市精品课程,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是其主干教材。这部教材的内容经过不断更新和完善,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其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炼铁技术的发展成果及其动向,倾注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多位专家教授的心血,是他们多年从事冶金教学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具体体现。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教材,知识丰富,可作为高等院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职业技术院校、继续工程教育、专转本函授等学员的补充教材,还可供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杨敏)

创建时间:2021-08-11
浏览量:0
<返回
进入页    全民阅读专栏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 一部优秀的教材